close
今天要介紹的不是超合金玩具, 也不是模型, 而是日本的國民玩具野球盤(棒球盤).  小時候玩的棒球遊戲都是任天堂的紅白機裡的日本職棒, 這玩具印象裡小時候沒看過, 但有聽說過, 直到上個月才在日拍一睹真面目.  EPOCH是這玩具的代表廠商, 第一個野球盤是在1958年所推出, 之後大約每隔幾年會出一個新版本, 功能及創意也會一直更新, 這幾年較大的突破是電子計分版.

我在日拍Yahoo買了兩個版本, 較舊的我不知是幾年版, 但新的這個是2011年最新版本, 且得到日本2011年玩具大賞奬.  早期的人偶較陽春, 是單色版本, 且沒有打擊員, 打擊區上插了根球棒, 從最早的只有右打到後來左右開攻, 計分要自己拿紙筆記錄.  2011年最新版本, 人偶是彩色的, 有左打者和右打者, 記分版也改成電子的, 還有播報員的聲音, 其他的功能配合以下的圖片介紹會比較清楚.

 

http://epoch.jp/ty/yakyuban/kvsslugger/index.html

 

功能1:電子看版, 前方左邊四個按扭分別為home run, 1,2,3壘打, 按下去會有播報員播報及圖形顯示

左邊的四個按扭分別是"safe & out"的判定, 盜壘判定, 分數揭示及設定, 最後一個按扭是局數顯示

後方的四個按扭功能分別是strike, ball, out 及換場

功能2:左打及右打的功能

功能3及4:變化球, 可快慢球再搭配左右曲球, 最特別的是可投出消失的魔球(應該是挖地瓜的指叉球), 其實是球到本壘前拉下扳手, 本壘板前的板子就會打開球就會往下掉, 打者一定揮空, 但不揮棒球就會掉到壞球的格子, 記一壞球.  至於球為何會有快慢或彎曲, 其實是利用盤下的彈簧及磁鐵來控制鐵球, 真配服日本人的創意.

功能5: 每個守備位置有三個插槽, 可將球員插入任一個插槽, 不過這功能並不是那麼實用

功能6: 連續投球功能, 不符合實際, 又不是以前兄弟象的快槍俠克力士

功能7: 好壞球判定, 這功能早期沒有,  一直到這幾年的版本才有這功能,  落在中間的是好球, 兩側就是壞球

功能8: 若不用電子看版來記錄好壞球及出局數, 可用手動的方式來記錄

功能9: 圍牆加高, 防止全壘打及界外球打出場外, 鐵珠子的球很小, 打出場外滾到沙發或冰箱下可不好撿回來, 這功能很實用

上圖:左右外野看台後方皆設有護網, 打出全壘打時不易飛出場外, 很實用的設計.

上圖: 看版前方有兩個"?!"凹槽, 當球掉進去時, 按下看版右上方的按扭, 它會隨機選出這球的結果, 看是一壘打, 二壘打,三壘打或是出局, 很像大富翁遊戲裡的命運與機會.

上圖:一壘旁的看台上有三個跑壘員, 打出安打時插到壘包上即可.

上圖:從本壘板後方看去, 很有臨場感.

上圖:看版後方有四個按扭, 用來記錄出局數, 好壞球及換場.  兩根搖桿是投球用, 用來控制球的強弱, 方向及投出消失的魔球.

其實EPOCH的歷代野球盤都有一個缺點, 就是有時球打出去後不會掉到凹槽裡, 無法判定這次打擊的結果, 應該設計成球打出去後, 只要是界內, 就一定會將球"導引"到某一個凹槽, 但瑕不掩瑜, 這仍是一個相當值得推薦的好玩具.

以下四張圖是較早期的野球盤, 功能很陽春, 記分板要手動換, 沒有打擊員, 打擊區只有一根鐵棒, 也無好壞球判別功能, 得自己看球有否通過本壘板來決定好壞球.  較特別的是它附有當時太平洋及中央聯盟的12個隊牌, 隊名和現在的有很大的不同, 就像中華職棒一樣, 球隊換東家時隊名及吉祥物通常也會更換, 其實從隊名來看大概可以知這玩具的年代, 但我對日本職棒的發展歷史不熟, 沒能力判定.



本文來自: https://blog.xuite.net/albert_toy/twblog1/123067868-%E9%87%8E%E7%90%83%E7%9B%A4%28%E6%A3%92%E7%90%83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achealpeth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